找到相关内容147篇,用时17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观般若的特色

    和光同尘,悲智双修。世俗谛中,社会价值、伦理道德虽不是绝对完美,却也有其相对的务实功能,破坏世俗谛,以为世间既然虚幻不实,就放任不羁、颠狂、淫乱、怪异、桀傲不驯,这是不合乎中道正观的,所谓“信戒无基,...

    佚名

    |中观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20450422048.html
  • 净空法师:以弥陀为师

    和光同尘,没有脱离群众,没有脱离社会,又能够保护自己,这是高度智慧,这不是普通事情。自己真的有戒定慧,戒就是我样样如法,定是自己有主张,虽然接触外面境界,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;慧是清清楚楚,了了分明。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0440559.html
  • 中观般若的特色

    了。  由于在世俗中不染着,所以也无需叛逆、否定社会价值、伦理道德。世间智者认为善法,我也从善如流、和光同尘,悲智双修。世俗谛中,社会价值、伦理道德虽不是绝对完美,却也有其相对的务实功能,破坏世俗谛,...

    黄国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4649010.html
  • 和平世界从心做起

    微笑,向街坊问好。年轻的一代总是拨通电话、编写信息,向不可捉摸、缥缈迷朦的友谊发送诚挚,却不肯向一个办公室里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给以真诚。  由此,我们才知道同事摄那种和光同尘的可贵。  是的,颐指气使会...

    释明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5952752.html
  • 禅与中华禅

    祖,二祖就不再说法,就退位离开他的寺庙到别的地方去,和光同尘,遁迹市廛,三祖也是如此。而五祖把法传给六祖以后,他也不再说法了。别人问他,他说“佛法南行。”“谁得了?”“能者得之。”从这些小的故事可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3654952.html
  • 宗教与构建和谐社会——从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成功举办谈起

    服务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。 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,宗教可以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。第一,宗教大都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、道德规范和传统。除佛教是这样以外,道教讲“齐同慈爱、和光同尘”,提倡贵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20058001.html
  • 觉悟的求索与智慧的显现——评吴言生《禅宗哲学象征》

    滚滚红尘、滔滔天下,若单提向上一路的话,恐怕就很难免于法堂外草深三尺的悲哀,所以他们在举扬佛化时大都需要随俗利导,逐机施教。其上焉者固可以和光同尘,弘法利生;其下焉者则难免于苟合取容,曲学阿附;其...

    韩焕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3265454.html
  • 和谐世界 从心做起

    ,然而——却不肯向邻居微笑,向街坊问好。年轻的一代总是拨通电话、编写信息,向不可捉摸、缥缈迷蒙的友谊发送诚挚,却不肯向一个办公室里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给以真诚。  由此,我们才知道“同事摄”那种和光同尘...

    明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2978437.html
  • 静波法师:维摩诘经讲义三-方便品第二

    ,偶尔也到赌博场、斗棋的游艺园以及歌舞厅中一显身手,当然现在玩乐之处更是丰富多彩,此即与众生和光同尘,即以四摄法来摄化众生,使之进入佛道,菩萨虽然有时也接受各种外道的传教,却不损害对于佛法的正信,菩萨...定性,所以能对众生饶益。   通过以上,我们好象觉得维摩诘居士有点不务正业,和什么人都能混在一起,这实在是我们错了。因为你要度化众生,就不能自视清高,就先要与他们打成一片,即和光同尘,然后才能教化他们...

    静波法师

    维摩诘经|般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09301419596.html
  • 安分守己

    生活也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,非常平实地安分而守己(此时是不守而全守)。我们看二祖,他把衣钵传给三祖以后,到茶馆里、到闹市中和光同尘。五祖把法传给六祖以后,在东山寺后盖个茅屋,奉母而居,生活都是那么...离开了这种心态,就绝不可能契合于中道。   由此可知,找到真实原本的自我以后,只须安分守己地和光同尘,在尘不染,随缘不变,用不着隐居深山,而且是十字街头好修行的。   上次讲“牛的礼赞...

    耕云

    耕云|安祥禅|安分守己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2112504743.html